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旨在规范租赁市场、维护当事人权益、推动租购并举制度[2] - 条例共7章50条,涵盖市场发展总体要求、出租承租规范、企业及经纪机构行为、监管机制和法律责任[2][3] 市场发展总体要求 -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鼓励多渠道增加租赁供给,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2] 出租承租活动规范 - 出租住房需符合建筑消防等强制性标准,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租赁合同需实名签订[2] - 明确出租人和承租人行为规范,禁止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租赁行为[2] 住房租赁企业规范 - 企业需发布真实房源信息,建立租赁档案和内部管理制度,转租经营需设立资金监管账户[2][3] 经纪机构行为规范 - 机构发布房源前需核对委托人身份及权属信息,实地查看并编制住房状况说明书,服务项目需明码标价[3] 监管机制强化 - 市级以上政府建立租金监测机制并定期公布数据,实施分级分类信用监管,行业组织加强自律[3] 法律责任与执行 - 对出租人、承租人、企业、经纪机构及政府人员的违法行为规定严格法律责任[3] - 地方需加快出台配套条例,强化监管执行力度,形成全国性法规体系[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热点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租赁需求旺盛,但市场存在房屋安全隐患、合同陷阱、押金难退等乱象[4] - 深圳2023年已试点规范"二房东"、资金监管、房源发布等全流程,要求10套以上转租自然人办理商事登记[5][6] 专家观点 - 条例将为承租人提供居住环境、资金安全、权益保障等全方位支持[3] - 通过法治保障推动住房制度改革,布局未来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4]
重磅发布!跟所有租房人有关,专家:为承租人提供全方位保障
南方都市报·2025-07-21 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