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国标对电池热管理要求升级,高管称设计是影响安全的主因
第一财经·2025-07-21 23:24

电池新国标核心要求 - 新国标明确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强制要求,新增底部撞击、快充循环测试,将于2026年7月施行 [2] - 首次提出内部短路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2] - 将推动企业重新设计电池包结构、热管理系统等,加速行业高质量发展 [2] 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关键 - 热失控是电池安全事故主因,保障安全的核心是先进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1] - 设计阶段需提前模拟系统性能,确保电池组内所有电芯均能得到大致均等冷却 [1] - 产品需完全密封以防液体接触电芯,实际中常遇客户提供的模组、电芯设计及回路存在问题 [1] - 电池热管理的安全性依赖设计、材料与技术创新,设计是主要影响因素 [1] 浸没式冷却技术趋势 - 浸没式冷却优势是液体直接接触电芯,对温度变化反应更快、安全系数更高 [1] - 适用于充电快、耗电快的性能车,但多应用于高档车 [1] - 其他车型更倾向于已证实有效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1] - 浸没式冷却成本可能比传统系统高25%左右 [3] 新国标对行业影响 - 将促进电池行业安全升级,推动新能源车和电池产品优胜劣汰 [4] - 企业有望在电池包PACK层面优化热管理、液冷散热系统 [4] - 推动锂电材料热稳定性改进,带来电池热安全系统升级的投资机会 [4] - 可能形成"强者恒强"格局 [2] 固态电池发展 - 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先进技术,安全性能更高 [4] - 固态电池热管理系统与液态电池差异大,因固态电解质导热性低,需更高效散热设计 [4] -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关键在材料选择 [4] - 固态电池热管理系统材料成本高10%~15% [4] 企业应对措施 - 比亚迪、欣旺达、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多家电池企业已宣布旗下产品达到或超过新国标要求 [4] - 新国标不会影响公司现有解决方案,关键在于选对材料 [3] - 温度要求不高时可用便宜材料,要求提高则需用温度、压力性能更优的材料 [3] - 成本高低取决于电池结构复杂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