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 将于12月1日实施 [1] - 标准适用于为中小学 幼儿园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 是首个国家标准 [1] - 校园配餐涉及食材采购 加工制作 冷链运输 分发食用等十多个环节 各年龄段学生营养需求差异大 [1] 行业痛点分析 - 食材安全存在隐患 部分企业采购来源不明 资质不全的食材 甚至使用过期 变质原料 [2] - 加工过程欠透明 部分企业厨房卫生条件差 操作不规范 家长难以监督 [2] - 配送环节潜藏风险 配送车辆未封闭 温度控制不当 可能导致餐食变质 [2] - 营养搭配不合理 餐食重口味 过于油腻 盐分超标 种类单一 [2] - 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企业 学校 监管部门责任划分不清晰 难以快速溯源和追责 [2] 标准核心内容 - 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 检验人员 [2] - 建立风险防控动态机制 每日安全检查 每周排查隐患 每月调度分析 [2] - 实行米 面 油等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 每批次原料检验检测报告必须留存 [3] - 每种大宗食品原料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品类覆盖检测 关注农药残留等安全性指标 [3] - 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 向学校 家长和学生公开展示 [3] - 每天送餐的每个食品品种要分别留样 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 [3] - 配送车辆必须封闭式管理 安装定位跟踪系统 并向监管部门备案 [3] 标准实施建议 - 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 定期抽查配餐企业 [4] - 学校应积极参与配餐管理 设立家长监督委员会 定期收集家长意见 [4] - 鼓励公众举报违规行为 形成全民监督校园配餐的氛围 [5]
校园配餐国标发布 学生“舌尖安全”不容失守
南方都市报·2025-07-21 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