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验田到创新基座:科创板六载淬炼中国硬核科技
中国证券报·2025-07-22 04:16
科创板发展概况 - 科创板成立六年来已汇聚589家硬科技企业,覆盖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车等新质生产力领域[1] - 54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20家第五套标准企业成功上市,形成"科创友好"生态[2] - 研发投入总额达1680.78亿元(2024年),研发强度中位数12.6%,107家公司连续三年研发占比超20%[4] 制度创新突破 - "科创板八条"政策发布后新增产业并购超110单,交易金额超1400亿元[7] - "1+6"政策设立科创成长层并扩容第五套标准,首单第五套标准IPO已落地[7] - 优刻得成为A股首家同股不同权("W")上市公司,特殊表决权架构获资本市场认可[3] 企业成长路径 - 54家未盈利企业中22家已实现盈利并"摘U",拓荆科技上市首年即盈利且持续增长[2] - 派能科技上市后研发投入超千万元建设EMC实验室,测试设备达600台,2022年登顶全球户储行业第一[4][5] - 超380家公司850余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爱博医疗推出首款国产人工晶状体打破外资垄断[6] 资本赋能成效 - 芯原股份等企业通过"轻资产高研发"标准加速再融资,资金灵活投入技术升级[6] - 沃兰特航空等低空经济企业积极筹备IPO,政策拓宽技术驱动型企业融资通道[7] - 联影医疗完成全球首台"零噪声"DSA手术,盛美上海实现技术研发与团队建设多维提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