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物流发展现状 - 安徽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通过政策引导、场景拓展、设施完善、产业集聚推动低空物流规模化应用[1] - 2024年安徽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550亿元,同比增长21.3%,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56家,其中规上企业172家[8] - 截至2024年底,安徽省无人机飞行超3217万架次、224万小时,较2023年分别增长61%、48.7%[9] 应用场景拓展 - 合肥医疗机构采用无人机运输血浆等急救物资,时速超60公里的无人机已实现常态化运行超万架次[2] - 芜湖推出全国首个长江船舶不停航配送服务,中型物流无人机30分钟完成补给,较传统方式节省4小时和300元成本[3] - 东汇储运公司截至2025年5月完成947次配送任务,累计载重4.2吨,飞行里程4154公里[4] - 黄山风景区使用载重100公斤VF180P无人机6分钟完成1000米海拔落差运输[6] 政策支持体系 - 2024年11月国家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鼓励低空物流发展[3] - 安徽出台《安徽省航空物流发展规划(2023-2035年)》等文件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4] - 2024年4月《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提出打造合肥、芜湖双核联动发展格局[6] 装备制造突破 - 芜湖联合飞机科技TD550D无人直升机获全国首张型号合格证[7] - 安徽劲旋风航空XF2-T螺旋桨成为国内首个集齐三证的民营通航螺旋桨企业[7] - 羲禾航空在螺旋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产品完成百万飞行小时以上试验[7] 基础设施建设 - 安徽累计划设84个低空空域、70条航线,2025年新增空域和航线分别增长43%、50%[9] - 已建成9个通用机场,在建2个,超100个临时起降点投入运行[11] - 建成19个ADS-B地面基站和13个VHF甚高频站点,实现500米以上高空全方位监视[11] 科技创新驱动 - 芜湖多域无人系统技术中心开发330系列四涵道飞行器,实现陆空两栖作业[12] - 德智航创工业级无人机续航4小时、飞行高度4200米,强化大型无人机设计能力[13] - 合肥成立三大研究院聚焦适航审定、电池技术、空管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14]
“云端配送”如何走进现实——来自安徽的调查
经济日报·2025-07-22 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