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贸易发展现状 - 2021至2023年全球数字贸易额从6.02万亿美元增至7.13万亿美元,年均增速8.8%,占国际贸易比重从19.6%升至22.5% [1] - 欧盟、美国和中国数字贸易规模位居全球前三,保持稳健增长 [1] - 2023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进出口额达3859亿美元,占服务进出口总额41.4% [1] - 2024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1] 数字贸易分类与特点 - 数字贸易分为四类:数字产品贸易(短视频、游戏、影视等)、数字服务贸易(软件外包、数字金融等)、数字技术贸易(云计算、AI等)、数据贸易(数据收集与处理) [2] - 数字贸易具有高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高效率及可持续性特点,展现出抗冲击能力与发展韧性 [2] 数字贸易对服务贸易的推动作用 - 数字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拓展服务贸易产品范围与地理空间,使医疗、金融等服务实现全球快速交付 [3] - 平台企业替代传统企业成为服务贸易组织者,整合全球服务业资源,完善产业链供应链 [3] - 中国已形成全球竞争力平台企业,具备完善政策体系、基础设施及人力资本优势 [3] 中国数字贸易细分领域表现 - 数字产品贸易:2024年中国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出口增39.3%,进口增29.5%,社交平台与数字内容加速出海 [4] - 数字服务贸易:2019-2023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进出口连续5年顺差,预计2029年占服务贸易比重超45% [4] - 数字技术贸易:云计算、AI等技术带动电信与信息服务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4] - 数据贸易:数据要素功能逐步释放,跨境流动体系完善推动潜力发展 [4] 政策与未来发展方向 - 需加快形成以数字贸易引领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扩大服务业开放与准入 [5] - 完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对接国际规则,健全法律法规与人才培养机制 [6]
数字贸易何以引领服务贸易
经济日报·2025-07-22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