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计划调整 - 公司拟将定增募资总额上限由49.8亿元调减至39.85亿元,缩减9.95亿元,降幅达19.98% [1][2] - 调整后募资投向:20.54亿元用于大模型芯片平台项目(原计划29亿元),14.52亿元用于大模型软件平台项目(原计划16亿元),4.7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原计划4.8亿元) [2] - 公司称募资项目将增强智能芯片对大模型技术趋势的适应能力,提升算法开发和服务支撑能力 [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同比暴增4230.22%,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256.82% [1][4] - 2024年全年营收11.74亿元(+65.56%),净亏损4.52亿元;2024年Q4首次单季盈利2.72亿元 [4] - 2025年Q1净利润已抵消2024年全年亏损的近八成 [4] 研发与竞争力 - 2020-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57.61亿元,各年度均超当年营收,2025年Q1研发投入2.73亿元(+38.33%),占营收24.57% [5] - 截至2025年Q1,76.66%员工为研发人员,79.44%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5] - 累计获授权专利1556项(发明专利1482项),软件著作权65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6项 [5] 行业背景 - IDC预测全球AI算力服务器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1251亿美元增至2025年1587亿美元,2028年达2227亿美元 [2] - 大模型技术突破推动智能计算需求增长,公司布局大模型芯片平台旨在抢占市场竞争优势 [2][3] 公司定位 - 作为"AI芯片第一股",2020年科创板上市首日市值破千亿,专注云端/边缘端/终端AI芯片研发 [1][4] - 产品竞争力提升和成本控制优化驱动业绩拐点,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4][5]
寒武纪定增瘦身募资调整至39.85亿 加码创新连续两季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