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消费”如何防风险?旅拍事件背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须健全
齐鲁晚报·2025-07-22 11:21
暑期是旅拍行业的旺季,朋友圈里晒旅行美照的人多了,可最近浙江杭州的李女士却犯了愁——她一个 月前在某知名网红旅拍机构预付了7800元拍摄套餐费,结果上周到店取片时,发现门店已人去楼空,客 服电话打不通了。和李女士一样遭遇的消费者有200多人,涉及金额超百万元。 这并非孤例。近年来,从婚纱摄影到亲子跟拍,从旅拍写真到"打卡式"旅摄服务,"先付定金后拍摄取 片"的预付模式在旅拍行业大行其道。商家以"套餐优惠""限时折扣"为诱饵,诱导消费者一次性支付数 千元甚至上万元;而一旦资金链断裂、商家跑路,消费者往往面临"钱货两空"的困境。更棘手的是,这 类纠纷常因合同模糊、证据不足、维权成本高,陷入"投诉无门"的僵局。 旅拍行业的预付消费为何成了"风险灾区"? 据业内人士分析,其一,旅拍服务链条长、资金沉淀久。不同于超市充值卡,旅拍服务往往涉及前期沟 通、拍摄档期、后期修图等多个环节,资金从预付到实际服务可能间隔数月,商家有充足时间挪用资 金;其二,信息高度不对称。消费者难以知晓商家的真实经营状况——是靠自有资金运营,还是靠"拆 东墙补西墙"维持?是否存在多起未披露的投诉?这些关键信息,普通消费者根本无从掌握;其三,行 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