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壁画墓和敦煌博物馆:藻井上的那朵莲花丨从长安到敦煌(7)
经济观察报·2025-07-22 14:00
考古发现与文物保护 - 1944年敦煌佛爷庙湾墓葬群发掘出魏晋彩绘花砖 壁画砖经拆除编号后转移至莫高窟保存 [1]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配合机场工程清理六百余座西晋至唐代古墓 其中6座西晋壁画砖墓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并开放为景区 [2] - 墓葬群呈现古今交织景象 古墓以砂石堆砌 新墓以红砖垒筑 延续聚族而葬传统 [3] 墓葬结构与艺术特征 - M39墓照墙采用青砖砌筑仿木构斗拱 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像分列两侧 中间为西王母像 [7][8] - 照墙分层绘制麒麟 凤 河图洛书等祥瑞图案 并配有榜题说明 [9][10][11] - 墓室面积约十余平米 设供台与象征"东厨西厕"的耳室 北耳室置陶器灶台 南耳室开洞代表厕所 [13] 画像砖题材与文化内涵 - "李广射虎"画像砖反映西晋动荡时期对英雄镇墓的祈愿 [11] - 河精力士像体现汉魏谶纬信仰中天神使者的地位 [12] - 农耕 畜牧 家居生活类画像砖展现古代敦煌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14][15][16] 文物实证与历史经济 - 汉代戍卒通过"行道贳卖衣财物"形成边境贸易市场 齐地纨素与蜀地漆器流通于敦煌 [21] - 敦煌郡为唐代皇室贡品棋子产地 《通典》记载年贡二十具 1980年寿昌城遗址出土66枚花岗岩玉石棋子 [32] - 西域波斯文钱币与中原五铢钱 开元通宝并行流通 印证胡商在敦煌的经营规模 [34] 文化交流与物质生活 - 胡人牵驼花砖与翻领红袍陶俑反映丝绸之路贸易繁荣与服饰文化融合 [27][28][29] - 敦煌出土汉代历书包含干支 节气与建除术择日体系 体现日常生活的仪式性 [24] - 汉代皮底毡面鞋尺寸达27厘米(43码) 陶鼎双鱼纹饰展现饮食器皿的审美意趣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