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11家上市公司因涉证券虚假陈述被诉,广东高院发布白皮书
南方都市报·2025-07-22 16:47

证券虚假陈述侵权案件审判白皮书 -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广东法院证券虚假陈述侵权案件审判白皮书(2022-2024年)》,显示广东法院持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与证券监管部门协同,依法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1] - 白皮书共四部分,包括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情况、审理机制创新、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举措、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1] 案件数据统计 - 2022年至2024年,广东省法院共审结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17515件,2024年新收一审案件同比下降34.7% [2] - 调撤案件5357件、调撤率超30%,被诉上市公司共111家,其中制造业64家、信息技术行业17家、建筑行业7家 [2] - 已判决案件涉及上市公司65家,其中52家受到行政处罚,7家同时涉嫌刑事犯罪被启动刑事诉讼程序,12家被监管部门、交易所采取监管措施或纪律处分措施 [2] 审理机制创新 - 广东法院依托数字赋能,建立数字化诉讼服务平台,出台《关于在金融审判中探索建立示范判决机制的工作指引》《广东法院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审理工作疑难问题解答》 [2] - 推出"同类纠纷非诉方式解决+平行案件审前调解+平行案件诉中调解+平行案件审理"的全链条纠纷处理方案 [2] - 深圳中院在全国率先探索证券期货纠纷民事、刑事、行政"三合一"新型审理机制改革 [4] 典型案例分析 - 广州中院在全国首例特别代表人诉讼康美药业证券虚假陈述侵权系列案中,利用信息平台为境内外近5万投资者提供诉讼服务 [3] - 某上市公司实控人一致行动人夏某离婚后将630万股股份转给丁某,丁某违反限售承诺提前减持股票,减持价款约5100万元 [5] - 广东高院改判丁某向上市公司支付违规减持收益款596.4万元,本案是上市公司诉股东违反限售承诺民事责任第一案 [8] 违规减持收益计算方法 - 股价下跌时,违规减持收益计算方式为"违规减持所得"和"合规减持应得"之间的差额 [6] - 股价上涨时,可参照限售承诺人在回购义务产生之日应付出的回购成本和其违规出售股票价款之间的差额确定违规减持收益 [6] - 股价持平时,可参考违规减持价款的资金占用费确定违规减持收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