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来了,打工人能快乐摸鱼吗?
36氪·2025-07-22 17:01

AI在职场中的应用现状 - 全球36%的职业岗位中员工已将AI用于至少25%的日常任务 [1] - 80%的美国职场人至少有10%的任务受到AI影响 其中近20%的岗位中AI介入超过50%工作内容 [1] - 打工人最常使用AI的场景包括写邮件 排日程 写代码等基础性工作 [1] 职场人对AI的期望 - 70%以上受访者最希望AI接手重复但低价值的日常事务 如整理文档 修正错误 数据录入 [5][6] - 自动化愿望最高的五大任务:安排客户预约 整理应急档案 修正工资记录 数据转格式与导入 网站数据备份 [6] - 46%的任务被职场人士评为"希望AI来做"(评分≥4分) [5] AI技术发展与需求错配 - AI公司热衷投入"Red Light区"(AI能做但用户不愿交出的任务)如自动撰写文章 生成创意文案 [9] - 普通职场人更期望AI解决报销 排班 查错等实际痛点 [11] - 研究框架显示需优先部署"Green Light区"(愿望高+能力强)的任务 [9] 人机协作模式 - 大部分受访者选择H3级人机协作(各有分工)而非H1级完全由AI完成 [11] - 金融 法务 行政等领域更关注AI的准确性 媒体 教育 设计等领域则强调人类表达主控权 [13] - AI系统需在自动化与增强人之间灵活切换 成为"伴随型搭档"而非"超人型替代者" [13] 职场能力结构重塑 - 信息处理类技能(如分析数据 整理文档)的人类参与价值下降 [14] - 组织协调 跨团队协作 激发他人等"人际型"与"管理型"能力稀缺性提升 [14] - 编程行业面临剧变:预测90%代码将在3-6个月内由AI生成 99%在12个月内实现自动化 [16] 未来职场需求趋势 - 招聘重点转向判断力 共情力 跨团队沟通能力等AI短期无法胜任的素质 [19] - 职场能力评价从"技术熟练度"转向"人格完整度 协作弹性 思维清晰度" [19] - 需建立"超越技能"的能力结构 强调界定问题 组织资源 协调人机的综合判断力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