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试点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 探索“以房养老”新模式
经济日报·2025-07-23 06:20
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落地 - 上海试点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并成功落地两单业务 标志着不动产信托运用场景拓展至家庭财富定向传承和银发老人特殊需求等普惠金融领域 [1][2] - 试点工作由上海市委金融办等6部门联合推动 上海信托和爱建信托率先响应并完成案例落地 [1] 信托机制优势 - 信托在财产隔离、财富传承、养老保障、子女照护等方面相较其他金融工具更具有效性 [1][2] - 通过资产隔离和他益分配功能 可同时实现养老品质提升、不动产定向传承和婚前财产独立等综合需求 [2] 典型案例分析 - 上海信托案例:中年白领女性以"商办房屋+现金"混合财产设立信托 租金补充母亲养老金 房产定向传承给子女 为全国首单混合财产家庭服务信托 [2] - 爱建信托案例:独居老人以唯一住房设立信托 租金补充退休金 身后房产定向传承给照料者侄子 为上海首单不动产特殊需求服务信托 [2] 试点意义与行业影响 - 案例覆盖中青年与高龄老人群体 涉及商办物业与居住房屋 体现信托机制适应多年龄层和多场景需求的灵活性 [3] - 信托目的拓展至独居养老、房产传承、财产隔离等多维度 凸显不动产信托服务民生需求的潜力 [3] - 上海信托已形成养老信托、特殊需要信托等特色社会服务模式 浦发银行表示将深化协同支持创新业务 [3] 未来发展方向 - 上海将持续深化试点 丰富运用场景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推动非资金类资产信托财产登记扩围增效 [4] - 目标为更好发挥信托在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资产配置和保障财富传承中的作用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