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行业规划 - 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明确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目标超过10万台 [1] - 新能源汽车企业自建大功率充电设施网络原则上应无差别开放 [8] 车企充电网络建设进展 - 理想汽车高速超充站总数达959座 实现"九纵九横"高速核心路段贯通 [1] - 小鹏汽车单周新增22座自营充电站 计划2025年底前建成3000座超快充站 [1] 超快充技术发展现状 - 行业认定2025年为超快充元年 硬件接口和通讯协议国家标准已确立 [1] - 巨湾技研是全球首家且唯一量产十分钟内极快充电池的企业 [3] - 超快充渗透率预计2024年超10% 2030年达60%-70% [4] 充电技术路线演进 - 动力电池发展经历四条曲线:能量密度(2016-2019)、低成本(2019-2023)、超快充(2023起)、全固态电池 [4] - 行业充电倍率从2C/4C提升至10C 但存在峰值倍率营销噱头问题 [5] - 实际需求为平均充电倍率6C-8C 对应5-8分钟充至80%电量 [5] 巨湾技研技术成果 - XFC极快充电池实测5%-63%SOC充电耗时3分58秒 5分钟充入54.54kWh电量 [5] - 超快充电池成本仅比普通快充电池高5%-8% 远低于行业允许的1倍溢价 [7] - 采用聚合物+无机物复合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 已申请全固态电池专利 [13] 补能场景格局预测 - 未来补能场景分布:20%家充、80%公共超快充、微量快速换电 [7] - 仅40%家庭有固定车位 其中超半数无法安装充电桩 实际仅20%用户具备家充条件 [7] - 换电因电池规格标准化难 仅作为补充方案 [10] 充电设施建设模式 - 充电站建设应参照加油站第三方统一运营模式 车企自建属过渡行为 [8] - 充电桩需升级为超充桩 城市总需求数量将减少 预计五年内完成转型 [10] - 特斯拉V4超充桩已向非特斯拉车辆开放 理想开放2C/4C充电桩 [10]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500Wh/kg(传统电池200-300Wh/kg)但充电速度慢 [12] - 当前技术路线未统一 产业规模不足 成本高 需持续提升能量密度 [13] - 半固态电池为过渡路线 钠离子电池成本优势不突出 公司重点布局全固态 [14]
独家对话巨湾技研总裁裴锋:今年超快充渗透率有望超10%,车企不适合自建充电桩
每日经济新闻·2025-07-23 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