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况 - 截至2024年底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38万亿元和1.3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8%和16.66% [1]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头部公司蚂蚁消金资产规模达3137.5亿元而尾部公司如捷信消金、金美信消金仅48.42亿和63.13亿 [2] - 31家消金公司中仅19家净利润过亿部分尾部公司已选择躺平 [6] 商业模式痛点 - 当前主流助贷模式导致消金公司自主风控能力退化且用户数据无法沉淀 [4] - 助贷模式下消金公司仅充当资金方利润大头被流量平台获取 [2] - 获客成本持续攀升2020-2024年短视频平台人均获客成本从1300元涨至2100元部分助贷平台接近3000元/人 [19] 自营转型探索 - 头部公司如马上消金自营获客占比达75%-80%行业平均对第三方导流依赖超50% [10] - 马上消金年投入超10亿元市场投放其核心App安逸花DAU超350万用户月均访问5.8次远超行业平均2次 [12][16][17] - 自营需精准定位客群并通过非贷款功能(如签到、抽奖)和千人千面设计(8款还款界面)提升粘性 [13][18] 战略调整方向 - 多家消金公司引入互联网平台作为二股东如杭银消金合作滴滴、哈银消金合作度小满等 [7] - 助贷新规将清退腰尾部平台倒逼消金公司自建渠道或提升自营能力 [8] - 当前仅27家消金公司开展线上自主投放其中3家(招联、马上、海尔)投放比例超50% [5] 竞争格局展望 - 头部公司通过历史沉淀和持续投入形成壁垒如马上消金40%客户为无因自来 [14] - 腰部公司发力自营但需长期投入与助贷模式相比属于"小火慢炖" [20] - 行业面临关键抉择是继续依赖外部流量还是转向高成本自营 [21]
消金“卷”向自营
虎嗅·2025-07-23 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