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场广告,AI乱斗
36氪·2025-07-23 14:16

行业动态 - 阿里云在北京首都机场进行"过亿"级别的广告投放,广告牌遍布航站楼,传递"AI就用阿里云"的核心信息 [1] - 百度云紧随其后,拿下北京首都T3到达层高价广告位,年费用至少千万元起,此前该位置由奢侈品牌迪奥占据 [3] - 首都机场T3值机大厅集中出现中国移动、联通、阿里云、百度云、京东云、联想等厂商的AI广告,涵盖大模型、智能体、智驾等解决方案 [6] 机场广告市场 - 杭州萧山机场IT互联网类广告(含AI大模型、云计算)占广告营收20%,仅次于食品饮料行业 [8] - 全国十大机场承担80%航空客流,其中70%为商务人士,覆盖企业及政府决策者群体 [11] - 深圳机场出现DeepSeek一体机广告,直接面向企业主提供"扫码立减2000元"促销 [11] 广告位竞争策略 - 到达区域广告位价值高于出发大厅,核心点位(如安检口、行李转盘上方)通常被蒙牛、华为、阿里等大公司以年为单位长期占据 [13] - 智谱曾在北京中关村商圈及地铁投放广告,与竞品Kimi、百川智能形成"贴脸开打"态势,但投放周期仅维持数月 [17] - 钉钉在北京首都机场投放"AI时代欢迎创业来杭州"广告,火山引擎在杭州萧山机场与阿里云广告并列 [17][18] 厂商投放逻辑 - 大模型厂商广告预算多来自原有业务(如云计算、手机、新能源)的再分配,而非新增专项投入 [20] -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于AI和云,但资金主要流向硬件及人才,广告预算有限 [20] - 中小AI厂商转向港口码头、地铁等线下渠道,如Manus在新加坡投放广告以招聘及宣传 [21][23] 市场趋势 - 线上流量成本攀升促使AI厂商探索线下广告,同时奢侈品、传统燃油车等传统金主缩减预算 [23] - 中小AI公司争夺"头几名"线下广告红利,试图建立品牌认知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