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 - 2012-2015年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从基准利率1.1倍逐步调整至1.5倍,一年期存款利率上限从3.58%降至2.25%[3] - 2015年10月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利率管制基本放开[3] - 2021年6月存款利率上限改为加点确定,国有银行与其他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上限差异25个基点[7] - 2022年4月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主要金融机构在2022-2025年共下调7次存款利率[1][7] 存款付息率变化特征 - 2012-2015年A股上市银行平均存款付息率总体下行,仅2014年因互联网金融分流上升20个基点至2.36%[3] - 2016-2020年付息率先降后升,2016-2017年累计下降0.5个百分点,2018-2020年累计上升0.34个百分点[6] - 2021-2023年付息率呈现刚性,累计上升0.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大行上升0.22个百分点[8] - 2024年42家上市银行付息率全部下降,平均降幅0.15个百分点[8] 存款市场格局演变 - 2022年前中小银行凭借利率优势存款增速高于大型银行,2022年后大型银行反超[10][12] - 2025年前5月中小银行一般性存款增速9.36%,较大型银行高2.97个百分点[13] - 国有四大行2025年存款增速5.79%,较大型银行整体低0.6个百分点[13] - 2025年5月大型银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占比上升0.65个百分点至10.88%[21] 资产负债匹配挑战 - 2025年1-5月大型银行信贷增长7.98万亿元,但存款增量仅4.42万亿元,缺口0.91万亿元[16] - 大型银行通过同业存单补充资金,5月末余额增长1.87万亿元,6个月期收益率2月上行30个基点[16] - 中小银行2025年前5月存款增量较贷款多5356亿元,债券投资增长3.6万亿元[18] - 2025年一季度农商行净息差1.58%,较2024年下降15个基点[18] 存款脱媒趋势 - 2024年10月国有四大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占比达13.05%的历史高点[21] - 2025年5月存款利率新低可能驱动资金向理财、保险、基金迁移[20] -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加速下调后,脱媒压力预计将逐步增大[23] - 同业定期存款利率未纳入自律管理,可能成为银行高价吸储渠道[24]
利率下行与存款市场格局的再平衡
搜狐财经·2025-07-23 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