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分红险实现率显著改善 - 2024年度首批披露的分红实现率超百款产品均超过100% 与2023年平均低于100%及多款低于50%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1] - 头部险企表现突出 新华保险79款分红产品中7款实现率超100% 阳光人寿至少17款产品实现率大于等于100% 泰康和东吴人寿部分产品实现率分别达105%和113.33% [2] - 平安人寿2024年9月后上线的12款新品分红实现率均达100% 其中11款实现率为100% 司庆版终身寿险实现率高达114.3% 固定收益与红利合计达3.2% [2] 中小险企分红实现率同步回暖 - 恒安标准人寿61款分红险中超过30款现金红利实现率为100% 金福来养老年金保险(分红型)保单生效区间在2020年8月1日之后的实现率达306% [3] - 国联人寿11款分红型产品现金红利实现率大于等于100% 瑞泰人寿6款分红险产品均实现100%分红实现率 德华安顾人寿41款分红险产品中7款达到114% [3] - 大家人寿三款分红型产品红利实现率均为100% 周大福人寿四款产品实现率超100% 长生人寿、农银人寿、横琴人寿、长城人寿等均有产品实现率超过100% [3] 监管政策调整推动行业变化 - 2024年3月监管部门发布"限高令" 要求中小险企分红水平参照万能险结算利率上限下调至3.3% 大型险企进一步降至3.1% [4] - 2025年6月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意见函》 规定只要公司能论证合理性 分红水平最高可到3.2% 较之前3.0%的限制作出调整 [1][5] - 《意见函》明确六类情形决定分红水平上限 包括拟分红率对应的投资收益率超过过去三年财务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较低者等 要求触及任一情形必须充分论证必要性 [5] 老产品实现率有所提升但仍偏低 - 大部分老产品分红实现率依然在25%~50%之间 主要因老产品演示利率普遍高于新产品 如老产品演示利率通常为4.5% 而新产品使用演示利率大多为3.5% [1] - 平安老产品分红实现率实现提档 如从25%提升至35% 从33.3%提升至46.7% 今年绝大部分老产品实现率有所回升 [4] - 业内认为保守的演示利益有助于未来红利实现率的达成 大公司今年普遍把老产品实现率抬到50%左右 刚好触及3.2%的新天花板 [1][5] 分红险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 多家险企表态将产品重心转向分红险 未来分红险占比将不低于50% 今年一季度人寿保险推出新产品超170款 其中分红型、万能型占比近四成 [7] - 中国平安2024年实现分红险保费规模约650亿元 同比增长3.7% 太保寿险分红型保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达19.87亿元 同比增长1016.3% [7] - 新华保险分红型保险长期险首年保费收入从2023年的90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9.18亿元 增幅高达10100% [7] 行业转型面临挑战 - 2025年前两月保险业总保费出现负增长 传统产品缩水的同时分红险暂未能实现及时补位 行业保费增速承压受分红险转型、预定利率调整等多因素影响 [8] - 部分代理人在销售过程中存在夸大分红实现率、模糊收益非保证属性的行为 如将快返年金和分红型增额寿险包装为高收益养老工具 造成销售误导 [9] - 分红险销售需小步慢走 尤其在个险渠道需加强内外勤技能培训 银行渠道可小步快走依托网点快速铺开 新华保险坦言渠道能力尚未完全适配 [9] 投资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 分红险的分红水平受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影响较大 近年来资本市场波动加剧 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走低 给投资管理带来较大挑战 [9] - 随着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 分红险预定利率或将面临再一次下调 长期竞争力最终取决于险企的投资回报能力 [9] - 头部险企优势凸显可维持较高分红 中小险企尤其低评级、储备不足者通过高分红揽客的空间被大幅压缩 倒逼提升投资能力 [9]
分红险实现率回暖,百余款产品超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