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运会首次导入碳普惠机制 打造“无废赛事”样板
南方都市报·2025-07-23 19:03

生态建设成果 - 广州建成1516个各类公园、542.8公里森林步道及近4000公里绿道,形成"一万公里慢行游憩空间" [2][6] - 累计建设碧道1456公里,11条"绿美碧带"完成市级评估,串联文旅资源提升亲水体验 [2][6] - 2025年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92.3%,PM2.5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在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优 [1][5] 环境治理进展 - 地表水20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部优良,饮用水水源地100%达标,医疗废物100%安全处置 [5] - 推进"无废城市"五大行动,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符合国家要求 [5] - 美丽河湖项目获全国第3名,将获不超过16亿元中央及省级资金支持(中央12亿+省4亿) [1][5] 战略转型方向 - 工作重点从污染防治攻坚转向"美丽广州"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 [3][7] - 以全运会为契机推进碳中和(首推碳普惠机制)、"无废全运"行动,强化赛事环境动态监测 [4][9] - 编制《美丽广州建设规划纲要》,推动南沙等地美丽单元投融资项目落地 [7] 全运会绿色实践 - 出台生态环境保障"1+12"方案,排查场馆周边污染源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 [9] - 实施《广州赛区碳中和工作方案》,融入零碳场景理念及低碳城市游活动 [9] - 开展"无废全运"行动,上线《广州低碳24小时》宣传视频倡导绿色生活 [9] 未来工作重点 - 强化PM2.5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推进珠江水系整治及跨界联防联治 [8] - 推广无人机/无人船技术应用,构建"天空地海"立体监测网络 [8] - 开展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探索大湾区环境健康合作路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