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IPO进展 - 杭州宇树科技正式启动IPO辅导 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计划最快今年10月完成上市条件评估 [1] - 公司C轮融资7亿元后估值达120亿元 投资方包括中国移动旗下基金 腾讯 阿里 蚂蚁 吉利资本等巨头 老股东悉数跟投 [1] 行业融资热度 - 2025年1月至7月10日 国内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141起投融资事件 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 [1] - 各地政府设立的机器人产业基金已超百亿元 形成"产业资本+财政资金"协同格局 [17] 硬件成本问题 - 人形机器人核心硬件成本达10.10万元 占总成本的69% 灵巧手 行星滚珠丝杠等部件降本空间大但短期内难以突破 [5] - 六维力传感器价格约1.5万元 人形机器人至少需要20个关节电机 单个关节电机在千元左右 灵巧手成本达万元级 [4] - 宇树G1官方售价9.9万元起 单天租赁价格1000~3000元 较高门槛限制消费级市场渗透 [5] 商业化落地现状 - 公司2024年全球四足机器人销量2.37万台 占据近70%市场份额 人形机器人交付量超1500台 核心客户为高校与科研机构 [4] - 7月中国移动1.24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项目中 公司以4605万元中标小尺寸机器人及灵巧手项目 [9] - 产品应用场景仍集中在实验室与展会 现有产品在算法适配 功能拓展上高度依赖专业研发能力 C端市场拓展存在明显瓶颈 [4] 行业竞争格局 - 波士顿动力全电动版Atlas实现高精度动作复刻 国内智元 云深处等企业在工业场景落地进度不相上下 [10] - 中国在全球机器人供应链中占比达63% 但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 场景需求挖掘仍是共性难题 [10] - 工业场景正成为破局关键 能源行业订单增长 汽车制造项目中标 电力巡检领域切入 发展路径与自动驾驶相似 [11] 估值争议 - 公司C轮融资估值120亿元 创始人王兴兴持股34.76% 对应身价超40亿元 [15][16] - 估值分歧集中在年营收10亿元能否持续增长 规模化落地时间窗口 二级市场情绪周期等因素 [16] - 有投资人参照影石Insta360上市后涨幅 认为公司市值或达1000亿元 也有观点认为500亿元更合理 [17] 技术挑战 - 当前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决策能力不足 电机故障维修周期长 软件算法迭代滞后于硬件更新 [10] - 行业仍处于"功能验证向场景适配"转型阵痛期 表演性应用多于实用性落地 规模化商用案例不足 [10]
宇树开启上市辅导:资本热捧,量产未至
36氪·2025-07-23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