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体与大模型的关系 - 智能体是大模型进化的新阶段,大模型扮演大脑角色,智能体扮演身体、手和脚的角色 [2][6] - 智能体弥补大模型不足,能使用工具并借助大模型规划能力执行复杂任务 [6] - 当前大模型更像玩具,未真正成为生产力工具,智能体可推动其落地 [4][5] 智能体的发展模式与市场机会 - 智能体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大模型厂商直接开发(如OpenAI)和应用公司基于现有大模型开发(如Manus) [2] - 中国在智能体领域有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OpenAI的ChatGPT Agent能力相对单薄 [7] - Manus放弃国内市场转向海外,反映国内AI运营成本高、付费习惯差的挑战 [8] 专业智能体的前景与行业影响 - 未来专业智能体将大行其道,通用智能体因大模型能力不足难以实现 [11][12][13] - 所有行业都有机会被智能体重塑,智能体将取代低层次工作,员工需转型为AI指挥官 [14] - 360已用智能体重塑安全、浏览器和搜索产品,并计划推出智能体平台 [15] 智能体普及的可行性 - 算力成本已降至原来的1‰,推理芯片进一步降低成本,智能体普及成本不是问题 [16] - 企业可从简单智能体(如会计、文员智能体)入手,未来两年将逐渐普及 [16] DeepSeek的行业贡献 - DeepSeek开源模型被广泛使用,消除百模大战,推动国内开放生态发展 [17][18] - DeepSeek流量下降因未专注APP开发,但其模型为众多智能体公司提供基座支持 [17] 国产芯片与英伟达H20的竞争 - 国产芯片在推理领域有机会,成本与性价比追赶H20难度较低 [19] - 360近期采购华为产品,认为必须使用国产芯片以缩小技术差距 [19] - 英伟达H20更适合推理,训练性能较弱,定位尴尬 [19] 黄仁勋中国行的行业影响 - 黄仁勋推动H20在华销售是商业行为,对中国AI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 [20][21] - 保持开放沟通对中国技术发展有利,企业家不应卷入政治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