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股权融资市场回暖 - 2025年上半年A股股权融资额7628.4亿元,同比增长403%,主要受国有行巨额定增推动[3] - 剔除四家国有行定增后,上半年增发金额1777.3亿元,同比增加81.7%,但较2021年同期缩水51.7%[3] - IPO融资规模373.6亿元,同比增加48.6亿元,但仅为2021年同期的12%[3] IPO受理与改革动态 - 上半年IPO受理审核家数达177家,同比激增4.5倍,其中6月单月新增受理148个,占上半年85%[2][5] - 证监会推出"1+6"科创板改革及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支持未盈利创新企业融资[4] - 改革举措旨在引导资源向创新领域集聚,推动新质生产力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资[4][5] 券商投行业务格局 - 股权承销金额前五券商合计占比69%,中信证券(1619.3亿元)、国泰海通(1144.8亿元)、中信建投(1036.2亿元)位列前三[6] - 中小券商承销金额普遍低于20亿元,通过区域产业协同或特色业务寻求突破[8] - 保荐代表人数量自2021年来首次下滑,上半年减少308人至8526人,降幅3.5%[2][14] 项目撤否率与监管处罚 - 前十券商撤否率全部降至30%以下,其中国金证券、民生证券撤否率25%,中信证券、国泰海通等降至10%以下[2][9][10] - 年内27家券商投行业务被罚,中金公司、民生证券、国元证券半年内两次受罚[11] - 东吴证券因项目未勤勉尽责被罚没1336.4万元,东海证券因财务顾问违规被罚没6000万元[12][13] - 16名保荐代表人进入D类名单,其中8人为2025年新增,涉及国金证券、东吴证券等机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