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行业整合趋势 - 2024年初至年末共有超75家村镇银行被合并吸收、超55家被收购,涵盖河北、山东、湖南等10余省份 [1][5]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底村镇银行数量超1600家,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超三分之一 [3] - 202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数量降至4295家,较2023年减少195家,创近三年最大单年降幅 [8] 典型并购案例 - 天津银行合并蓟州村镇银行(2008年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天津首家村镇银行)[1][3] -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2024年7月吸收合并舟山普陀、岱山稠州村镇银行并新设支行 [4] - 哈尔滨银行跨省收购重庆酉阳融兴村镇银行,设立3家支行 [6] - 辽宁农商行吸收合并36家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含11家村镇银行 [5] 村镇银行经营困境 - 规模普遍较小,吸收存款困难,业务拓展受限 [10] - 盈利模式单一,依赖传统利差收入,抗风险能力弱(如山西银行合并村镇银行后净利暴跌93 86%)[10] - 股东治理缺陷频发,如晴隆兴安村镇银行违规过渡资金被罚30万元,象山国民村镇银行存在信贷资金入股等违规 [11] 政策驱动与改革方向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5月明确要求加速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优化机构布局 [11] - 城商行通过并购实现跨区域扩张(如天津银行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28 77亿元,净利润33 44亿元)[12][13] - 改革模式包括"村改支"(合并后设支行)、"村改分"(合并后设分行)及直接收购 [6] 历史发展阶段 - 村镇银行发展历经起始期、催化期、提速期及平稳发展期四个阶段 [6] - 2022年前法人数量持续增长,2022年起首次出现下降趋势 [8] - 过去三年银行机构退出加速:2022年35家、2023年77家、2024年同比激增153% [8]
村镇银行整合加速,“村”改“支”成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