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32台核电机组在建 核电厂“看门人”如何守护核安全?
南方都市报·2025-07-23 22:52

核电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在运、在建和核准核电机组总数达112台其中在建32台保持全球在建装机容量第一 [1][2] - 中国核能协会预测2030年前在运核电装机规模将跃居世界第一2040年装机需达2亿千瓦发电量占比约10% [2] - 海阳核电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和1台小型堆预留扩建空间一期累计发电1328亿千瓦时二期预计2027年投产三期2032年建成后年发电量达609亿千瓦时 [2] 核安全监管体系 - 中国建立"三位一体"监管架构包含局机关、地区监督站和技术支持单位实施全生命周期分阶段审评许可和全过程监督执法 [1] - 华东监督站2024年投入监督人力达19563人次配套制定风险指引型监督文件含1份监管指针、9份管理程序及66份工作程序 [2][3] - 驻厂监督员日常程序包括主控室巡视、厂房设备巡查及关键试验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异常 [3] 数字化技术应用 - 海阳核电二期工程实现智慧工地集成平台整合人员定位、AI图像识别等11类系统施工过程可实时追溯 [4][5] - 国家核安全局建设全国核电厂安全健康档案体系通过大数据AI技术对机组全生命周期"画像"实现跨堆型联查对比 [5] - 中国核安全监管大数据应用获国际原子能机构认可成为监管评估亮点 [5] 第三代核电技术优势 - 中国已完成二代向三代技术升级非能动安全系统成为核心优势通过重力注水和自然对流实现应急冷却无需外部能源 [8] - 针对福岛事故教训三代技术核岛顶部设蓄水箱极端情况下可为安全壳提供72小时冷却 [8] - 滨海核电厂址依据福岛后改进要求审评并建立冷源、应急柴油机等关键系统优化机制 [7] 极端天气应对措施 - 核电厂设计阶段结合气象地理资料确定基准华东监督站实施恶劣天气专项检查程序台风前开展预防性排查 [7] - 国核示范设立9个环境监测站实时监控机组周边25公里辐射数据并同步至生态环境部官网 [7] - 针对全球230余起海洋生物入侵事件中国多部门联合制定设计指南加强取水系统风险监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