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 南山掀“风暴”

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深圳南山"机器人谷"产业链总产值超2000亿元,集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7.4万家,占全国智能机器人企业总数约16% [2] - 深圳独角兽企业共42家,其中近半扎堆南山区,乐聚机器人实现人形机器人90%国产化率 [2] - 世界首款前空翻机器人诞生,极氪智慧工厂实现多台机器人协同作业 [1] 技术创新与突破 - 人形机器人攻克动态平衡算法,外力推搡下保持1.4米高度稳定站立,半人形机器人新增升降手臂与灵巧手功能 [2] - 前空翻机器人突破关节控制、传感器融合、动态平衡三大技术难关 [3] - 越疆科技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烤面包、倒咖啡等精细操作,伺服电机供应商协同使样品修改周期从两周缩至两天 [4] 产业链协同生态 - "机器人谷"形成"产业园即产业链,上下楼即上下游"模式,新产品图纸到样品实现"当日达" [3] - 大湾区本地化供应链覆盖90%供应商,合作伙伴约见车程仅需十几分钟 [3] - 南方科技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等机构与企业构建创新网络,产业链本地化率显著提升 [3] 政策与资金支持 - 深圳发放首批近2亿元"训力券"补贴算力购买,惠及逐际动力、云天励飞等近40家人工智能企业 [4] - 南山区2025年出台《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覆盖核心零部件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全链条支持 [6] - 国有资本联动深创投、天使母基金等机构,建立机器人企业"千亿融资计划"白名单及四方风险缓释机制 [6] 产业载体与未来规划 - 南山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配套数据采集平台、检验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6] - 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运营,西丽湖X9高校联盟加速技术产业化 [7] - 目标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高地,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闭环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