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绿色产业合作 - 宁德时代在德国图林根州阿恩施塔特建设现代化电池工厂,总投资18亿欧元,年产能达3000万枚电芯,可为约20万辆电动车提供动力 [1][2] - 工厂采用中欧团队协同模式,初期从中国派驻数百名员工保障生产,随着本地员工培训体系成熟,中方员工人数持续减少,目前电芯模组集成、系统组装等环节已主要由本地员工完成 [2] - 工厂融合中国制造的规模优势与欧洲气候治理创新理念,通过绿电使用、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措施,成为宁德时代首家实现"零碳"运营的海外工厂 [3] 技术协作与本地化发展 - 中德团队在组件装配区密切协作,中国工程师将关键工艺参数调试经验传授给德国同事,本地团队已能够独立开展制造工作 [2] - 工厂与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合作开发电池寿命预测模型,旨在提升电池耐用性与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3] - 宁德时代德国公司发言人表示,项目带来了整套质量标准、管理流程与绿色理念,中国企业在电芯和电池组的研发、技术积累与大规模制造方面已形成系统性优势 [3] 区域经济影响 - 图林根电池工厂被当地视为小城振兴引擎,带动住宅区扩建、日托中心建设等项目落地实施,持续的投资和新增税收反哺城市发展 [3] - 图林根州经济部长表示,项目提升新能源汽车在可靠性、成本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方面的表现,推动当地成为德国乃至欧洲的电池生产与研发高地 [4] -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指出,中国电池项目在欧洲成功落地成为中欧合作的"稳定锚点",展现双方在绿色产业领域的合作潜力 [4] 产业链协同升级 - 中国电池企业加快构建欧洲本土产能网络,宁德时代推进在匈牙利和西班牙的工厂建设,国轩高科在斯洛伐克布局重大投资项目,欣旺达在匈牙利建设首座欧洲工厂 [2] - 中资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强与欧洲产业合作,比亚迪在匈牙利建设整车工厂,奇瑞与西班牙埃布罗公司合资生产电动车,上汽集团计划在欧洲设立整车基地 [4] - 德国汽车业专家认为,中国在电池制造、整车智能化和充电生态等领域建立领先优势,与德国车企在驾驶体验和工业设计方面的竞争力形成互补,双方可在全球新能源赛道上实现共赢 [4]
从宁德到图林根,一座工厂里的中欧“绿色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