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格局生变:数字化、智能化帮银行“瘦身”
中国证券报·2025-07-24 05:00
银行分支机构关停情况 - 截至7月21日,今年以来有3110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关停,已超2024年全年总量2533家 [1] - 国有大行分支机构关停305家,占比9.81% [1] - 股份行分支机构关停157家,占比5.04% [1] - 城商行分支机构关停121家,占比3.89% [1] - 农商行分支机构关停最多,达2490家,占比80.06% [1] 关停原因 - 银行网点人流量下降,客户消费习惯改变,要求重塑网点架构 [2] - 大量村镇银行被吸收合并,加快线下网点整合,部分因重复布局被撤销 [2] - 净息差收窄,银行经营压力增大,低效益网点成为负担,裁撤冗余网点以优化资源配置 [2] - 适度减少物理网点可压缩成本,同时增强线上渠道服务能力 [2] 数字化转型 - 银行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传统物理网点模式逐步让位于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模式 [2] - 202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总额2626.80万亿元,同比增长11.13% [2] - 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上线AI客服,满足客户全天候业务咨询,提供情绪价值和陪伴 [3] - 科技发展推动银行网点从数量覆盖向价值重构转型 [3] 服务渠道转型升级 - 银行分支机构关停并非金融业务收缩,而是服务渠道转型升级,推动网点资源向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倾斜 [3] - 部分网点被裁撤的同时,新增网点涌现,多家银行加速网点下沉,覆盖空白县域 [3] - 2024年工商银行网点新增覆盖11个空白县域,网点县域覆盖率升至87.4% [3] - 物理网点在服务老年客户方面具有不可或缺性,老年客户更倾向线下办理业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