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把好驾驶自动化的伦理“方向盘”
科技日报·2025-07-24 07:38

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核心内容 - 科技部发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旨在规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和应用 防范伦理风险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1] - 文件由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人工智能伦理分委员会组织编写 适用对象包括技术研发主体 生产制造主体 使用主体等 [2] - 适用客体为具有驾驶自动化功能的汽车 包括先进驾驶辅助功能和自动驾驶系统 [2] 基本原则与要求 - 提出四项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增进福祉 安全优先尊重生命 公平公正避免偏见 知情保障信息公开 [2] - 五项一般要求:合法合规 效益提升 控制风险 及时调整 隐私保护 [2] - 强调驾驶安全置于突出地位 包括参与者生命主体安全 道路交通环境安全 数据算法技术安全 [2] 风险防范与责任落实 - 高度重视对生命安全的尊重和保护 在不可避免事故中最大限度降低对人的伤害 [3] - 注重防范数据隐私 算法歧视 算法解释等可能对相关主体造成的风险 [3] - 自动驾驶系统作为责任主体时应能清晰追责相关自然人主体或法人主体 [4] 驾驶自动化分类管理 - 将驾驶自动化划分为三种类型:先进驾驶辅助阶段(2级及以下) 有限制阶段自动驾驶(3-4级) 无限制阶段自动驾驶(5级) [4] - 先进驾驶辅助阶段责任主体通常为人类驾驶员 [4] - 有限制阶段自动驾驶责任主体因场景而异 可能是用户或自动驾驶系统 [4] - 无限制阶段自动驾驶责任主体一般以自动驾驶系统为主 [4] 科普宣传规范 - 发布重大研究成果时应坚持客观准确 避免片面夸大或隐匿风险 [4] - 不得编造传播与驾驶自动化系统实际功能和效果不相符的虚假信息 [4] - 针对社会公众认知鸿沟问题 单独列出科普宣传需遵循的伦理规范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