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用率仅三成,“沉睡”的算力如何激活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07-24 10:41

智算中心建设现状 - 西部某城2022年开工的智算中心上架率不足50%,已上架服务器实际利用率不足30%,年运营成本超3000万元[1] - 全国已投运智算中心近150个,在建和规划项目近400个,平均算力使用率仅30%[2] - 2024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32%(90EFLOPS)[3] 供需矛盾与低质量扩张 - 2023年中国智能算力需求123.6EFLOPS,供给仅57.9EFLOPS,缺口超50%[3] - 三四线城市中小智算中心整体利用率不足30%,部分因盲目建设导致闲置[4] - 地方政府补贴政策(如昆明按投资15%补贴、安徽对400P以上项目补贴)加速低效建设[4] - 社会资本主导的智算中心存在芯片配置单一、机架功率密度不足15千瓦等问题,无法满足大模型训练需求[6] 算力需求结构变化 - 推理模型(如DeepSeek R1)推动算力需求碎片化,中小企业需求占比提升[7][8] - 训练阶段需16位浮点精度+千卡规模,推理阶段可接受更低精度+小型化设备[7] - 杭州算力小镇整合1700家企业,70%为中小企业,通过平台匹配降低算力成本[8][9] 资源优化与政策支持 - 全国已发布10余个算力调度平台,宁夏东数西算平台实现跨区域资源整合[11] - 工信部计划2026年建立算力互联互通标准,2028年实现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11] - 湖南对改造升级智算中心给予10%补贴(最高2000万元),宁夏发放4000万元/年算力券[12] -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通过算力券使平均使用率达80%,峰值接近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