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行业AI人才争夺战 - 鸣石基金发布2026年校园招聘提前批"量化开发工程师"岗位,锁定国内顶尖量化人才 [1] - 公司通过"灯塔"特招计划、创世纪AI实验室专项招聘等多渠道,面向未毕业海外留学博士、全球AI科学家展开招募 [1] - 人才被视为量化行业的基石,行业竞争加剧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全面竞争 [1][2] - 头部机构已开展全面的AI投入和布局,未来将赋能多类投研场景 [1] 鸣石基金的人才战略 - 推出"灯塔"特招计划,涉及量化因子工程师、AI量化工程师等岗位,面向海外博士在校生及国内本硕应届生 [2] - 3月发布全球AI人才招聘启事,为创世纪AI实验室招聘AI科学家 [2] - 人才引进分为"两步走":校园招聘面向海内外顶级高校多元专业人才,社会招聘聚焦投研和AI领域 [2] - 超算中心累计投入达亿元级,未来可能直接参与AI产业发展 [3] AI在量化投资中的应用 - AI从"工具"变为量化投资的"核心引擎",大模型与量化投资底层逻辑高度契合 [6] - 人工智能重新定义流程,同行专利可通过工程学方式将交易算法嵌入芯片 [6] - 量化FOF借助AI技术挖掘高频和中低频交易的联系方法 [6] - AlphaGPT系统可独立完成投资思路挖掘、代码编写、历史数据回测等任务 [3] 量化产品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备案量化私募产品2448只,占全行业44.83%,同比增67.10%,环比增116.45% [8] - 705只指数增强产品上半年平均收益17.32%,平均超额收益14.17%,94.75%产品实现正超额 [8] - 50亿元以上私募旗下267只指增产品平均收益18.30%,平均超额14.51%,正超额占比99.25% [9] - 10亿元以下私募旗下286只指增产品平均收益16.41%,平均超额13.75%,正超额占比89.51% [9] 头部机构竞争优势 - 头部机构在投研团队建设和IT基础设施方面持续投入,风险管控优势明显 [10] - 凭借品牌优势和成熟机构代销网络,持续吸引资金流入形成规模效应 [10] - 证券类私募基金规模维持5万亿元以上,年底有望重回6万亿元 [10]
量化私募疯抢AI人才,百亿级私募全球“撒网式”布局,上半年指增平均狂赚17%
华夏时报·2025-07-24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