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3.8亿辆电动自行车安全出行,这场发布会透露了多个关键信息
每日经济新闻·2025-07-24 16:29
新标准核心修订内容 - 标准修订历时8个月 修改近200个重要指标条目 生产环节9月1日实施 销售环节12月1日实施[5] - 塑料重量占比限制在整车重量5.5%以下 降低燃烧强度及有毒气体释放量[5] - 严格限制电动机最高转速 增加低速运行时转矩限值 最大制动距离降低为原来一半[5] - 完善电池组 控制器 限速器防篡改技术指标 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机制[5] - 铅蓄电池车型整车重量限值由55公斤调整至63公斤 续航里程达60-70公里[6] - 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鼓励安装后视镜和转向灯[6] 行业现状与实施挑战 - 当前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 相当于每4人拥有一辆[1] - 通过以旧换新淘汰老旧车1200多万辆 但安全性较高的新车占比仍很小[9] - 停放充电设施建设存在缺口 部分小区仍存在进楼入户充电现象[9][10] - 电动自行车淘汰置换是长期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9] 监管措施与实施机制 - 在生产 检测认证 流通销售和登记上牌四个环节同步推进标准实施[1] - 加强CCC认证全程管理 健全风险预警处理机制 加强认证活动监督检查[8] - 严格销售环节监管 加强网络交易监管 严厉打击非法销售行为[8] - 严格登记管理 严禁为电动摩托车办理电动自行车牌证[8] - 加大以旧换新补贴力度 加快锂电池健康评估及报废回收[8] 预期实施效果 - 降低火灾事故隐患 延缓火灾蔓延速度 减少有毒气体释放量[5] - 减少交通事故风险 提高车辆制动性能 降低碰撞事故发生风险[5] - 有效防范非法改装 从技术上大幅提高非法改装门槛[5] - 提升车辆主动安全水平 增加对蓄电池状态等关键安全信息的动态监测要求[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