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每月最高入账近万元,多地上调公积金缴存上限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24 17:21

公积金政策调整核心观点 - 近期多地密集调整公积金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例、提高贷款额度、扩大使用范围等,以支持和激活合理住房需求 [1][6] - 公积金政策创新性提高,与住房消费联系更加紧密,如支持"商转公"、提取公积金付首付等 [2] - 公积金对特定人群(如新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多子女家庭)的支持力度加大 [7] 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 - 多地启动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GDP前10城市中广州、苏州、杭州、南京已发文,成都发布征求意见稿 [1][3] - 缴存基数上限普遍上调:苏州增加4200元至38900元(增幅最大),南京增加1500元至41400元,杭州增加1164元至40694元 [3][4] - 按12%最高缴存比例计算:南京月缴存额上限最高为9936元(增加360元),杭州9767元(增加278元),广州9559元,苏州9336元 [5] 公积金使用场景拓展 - 成都将二套房公积金最低首付比例由30%降至20%,并允许提取公积金用于老旧电梯更新 [1][6] - 北京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并同步申请公积金贷款,试点房源从4万套增至33万套 [6][7] - 超30个市(区)出台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政策,包括深圳、杭州、西安等一二线城市 [6] - 其他创新:镇江支持"房票"支付首付时办理公积金业务,岳阳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物业费(每年不超3000元) [7] 特定人群支持政策 - 南宁高层次人才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至4倍 [7] - 镇江取消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公积金户籍限制,允许父母提取公积金帮子女还贷 [7] - 湖北多子女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不低于20%,鼓励对二套房执行首套房政策 [7] 商转公政策推进 - 广州、沈阳、重庆等约20城支持或优化"商转公"政策,有利于降低购房者月供和总利息支出 [8] - 深圳、西安等多地推进公积金异地贷款互认互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