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现状与监管介入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美团、京东、饿了么三大平台,严令禁止"低于成本价倾销",行业单日订单峰值达2.5亿单 [1] - 平台订单量激增:淘宝闪购订单超8000万,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5亿,京东外卖日单量曾达2500万单 [1][2][12] - 商家承压明显:茶饮店频繁爆单,部分商家在堂食与外卖间"区别对待"食材使用 [1][2] 补贴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 餐饮品牌设定外卖订单占比红线为28%,超过则面临亏损风险 [1] - "爆单"导致商家产能不足(如1小时300单),但增收不增利,配送、促销等成本使订单成"饮鸩止渴" [1] - 外卖占比过高挤压堂食资源,部分商家对堂食和外卖采用不同食材标准 [2] - 高盛预计未来12个月阿里/京东外卖业务将亏损410亿/260亿元,美团EBIT下降250亿元 [7] 平台竞争格局与策略调整 - 市场份额分布:美团与饿了么、京东形成7:2:1或6:3:1的格局 [12] - 美团强调发展质量,核心本地商业CEO称"非理性竞争无意义",可用更低成本达成同等冲击 [12][25] - 京东考虑外卖App独立,此前作为主站引流入口(40%用户会交叉购买电商产品) [13][15][17] - 淘宝闪购整合饿了么,补贴力度维持,计划8月8日冲击1亿单峰值 [10][17] 行业未来竞争方向 - 品质战争:京东通过自营"七鲜小厨"强化供应链(3年规划1万家店),美团以"浣熊食堂"聚合品牌 [20][22] - 即时零售成为核心战场,美团在"即时"占优,京东/淘宝在"零售"有优势 [22][25] - 品类与价格竞争:美团通过闪电仓扩张品类并深入供应链,淘宝/京东需补足配送时效 [27] - 系统能力差异:美团数据系统"牵牛花"可优化商家选品与周转率,京东/淘宝需重构全链条体系 [27]
0元奶茶终结后,外卖大战还会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