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突破 - 北京、上海和广东均实现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零的突破,通过创新机制盘活不动产,解决家庭不动产在养老保障、家庭服务以及财富传承中的痛点 [1] - 广东省首单不动产家庭服务信托采用预告登记方式,将预售商品房、未办证二手房等暂未具备转移条件的房产纳入不动产信托财产范围 [2] - 预告登记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不动产信托财产的登记制度,有助于发挥不动产信托的功能 [3] 广东不动产信托创新案例 - 广东省首单不动产家庭服务信托"粤财信托·爱家和丰传承家庭服务信托"成功落地,委托人将名下房产及现金资产作为信托财产 [2] - 项目运用预告登记方式,实现信托财产的提前锁定及财产隔离,防止财产转移过程中的权利瑕疵与处置风险 [2] - 项目深度整合财富传承、养老保障、公益慈善三大场景,为老龄化社会下的家庭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2] 政策支持与行业实践 - 试点政策不仅适用于广东辖内信托机构,在广州设有异地部门的辖外信托公司也能够参与其中 [3] - 在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导向下,信托公司凭借制度优势和灵活服务模式,在养老金融中展现出强劲活力 [4] - 北京、上海先后成功推出四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案例,创新性地将信托制度与以房养老需求深度融合 [4] 市场影响与发展前景 - 我国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比重达59.1%,不动产信托使大众家庭能便捷运用信托工具实现个性化需求 [5] - 厦门试点在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类型和流程方面实现三大突破,包括扩大登记类型和设计七大事由登记流程 [6] - 预计2025年-2027年在老龄化率高、房产价值稳定的城市扩大试点,2030年前后有望全国性制度落地 [7] 行业创新方向 - 不动产信托实践降低了信托服务门槛,打开了养老信托通往千家万户的大门 [5] - 信托公司应紧抓制度破窗期,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创新,助力养老事业发展 [7] - 上海案例中委托人将商办公寓作为信托财产,通过长期租赁获取现金流用于养老和财富传承 [4]
北上广实现零的突破,下一个是厦门
金融时报·2025-07-24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