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厂抢跑入医美“围城”
新浪财经·2025-07-24 18:38

大厂布局医美赛道 - 京东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于7月14日在北京亦庄开业,第二家计划9月30日在北京老国贸开业,通过京东APP医美频道提供热玛吉、超声炮等24个项目,价格区间为1000元至17000元 [2] - 京东医美战略围绕供应链展开,未来将覆盖美容、医美、医院等业态的供应链 [2] - 京东与新氧合作始于2021年6月,通过新氧旗舰店积累用户,2021年8月共建"京东健康医美"频道后引入超2000家认证机构 [5] - 京东2023年起与华熙生物、艾尔建等头部厂商达成直供合作,形成"厂商-京东-用户"短链模式,玻尿酸产品流通成本高(2018年昊海生科玻尿酸成本19.22元/支,售价285.35元/支) [7] 大厂差异化路径 - 京东模式:自营诊所+供应链整合,首家门店嵌入京东健康门诊部 [12] - 美团模式:平台中介+顾问角色,2017年涉足医美,2025年成立上游品牌顾问委员会,通过"正品联盟""北极星榜"等构建评估体系,2024年医美GMV突破380亿元 [8] - 阿里模式:中间商+裁判,天猫国际引入国际医美设备品牌(2024年进口器械成交额同比+210%),口碑联合伊美尔等打造"安心美"联盟覆盖136城,支付宝推出"医美分期+效果保险" [9] - 字节模式:2021年上线"小荷医美",2022年控股美中宜和(全国14家连锁机构),布局轻医美+线下医疗网络 [10][11] 行业竞争逻辑 - 医美行业高毛利吸引大厂:爱美客净利率超茅台,中游机构毛利率40%-55%,下游渠道毛利率60%-80% [14] - 消费升级推动用户从美妆转向医美,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30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6382亿元(CAGR 12 4%) [14] - 大厂面临核心业务增速放缓:淘天市场份额从2019年66%降至2023年45%,美团2024年Q1营收增速25%(核心本地商业27 4%),京东带电品类收入同比+17 1%但外卖业务亏损率扩大至23 1% [13] 行业挑战与壁垒 - 上游价格战加剧:薇旖美出厂价2024年同比跌7 5%,锦波生物谴责新氧、美团"低价倾销" [19] - 中游机构生存压力大,直播售价低于进货价,价格战持续 [19] - 大厂需构建信任壁垒:美团通过北极星榜建立透明体系,新氧以案例库+直播强化粘性,京东缺乏类似机制 [21] - 医美服务非标属性强,大厂"低价引流+升单"模式易引发信任危机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