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养结合深入推进:如何让3亿多老人“养老”更“享老”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24 19:40

医养结合政策更新 - 国家卫健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年版)》,强调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结合,覆盖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场景[1] - 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占总人口22%,推动医养结合成为应对深度老龄化的重要途径[1] - 新版方案在创建目标、范围、标准三方面调整,目标从“满足需求”改为“顺应需求”,更强调遵循客观规律[2] 创建范围与标准调整 - 创建范围聚焦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每2年评估一次,每次命名100个左右,2030年完成创建,取消省级示范单位[3] - 示范县创建标准包含党政重视、政策支持、固本强基等6方面,示范机构需运营满5年且近2年入住率≥65%,失能失智老人占比≥65%[3][4] - 入住率及失能老人占比指标较2022版提升(原为60%、50%),反映对服务质量的更高要求[5] 服务模式与实施挑战 - 已形成四种成熟模式: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医疗机构拓展医养服务、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服务、医疗服务延伸至居家/社区[5] - 实践中的创新包括社区医院在养老院设家庭医生工作室、医防融合工作站,以及打通双向转诊链条[6] - 当前痛点包括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缺失、医疗机构床位闲置、横向联合机制不足及信息壁垒(如老人数据未实时更新)[6][7] 信息化与未来方向 - 方案要求推进“互联网+医养结合”,实现医疗与养老数据互联互通,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7] - 专家指出“9073”养老模式(90%居家、7%社区、3%集中)需依赖互联网实现全覆盖,信息化是解决服务碎片化的关键[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