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科学城科技创新生态 - 光明科学城以"创投路"为核心辐射区域,聚集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等大科学装置,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等顶尖科研院所,以及众多创业企业,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紧密联动的科技生态 [1] - 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三大科学设施已建成启用,鹏城云脑Ⅲ、深圳超算二期等加速建设,配套《光明科学城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及55项实施细则吸引顶尖人才 [2] - 生物医药领域形成以深圳医学科学院和深圳湾实验室为核心的"强磁场",周边聚集"湾有引力"创新中心、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等产学研用要素 [2][3] 企业孵化与产业协同 - 生物医药孵化器"湾有引力"提供覆盖研发、中试到成果展示的全链条服务,入孵企业可共享科研机构仪器平台,节省设备购置成本,且享受免租和低管理费政策 [3] - 清研锂业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孵化,建成两条年处理1万吨废旧锂电池的破碎拆解线,技术国际领先,并利用贝特瑞园区现有厂房设备缩短负极材料修复产线投产周期 [4] - 光明科学城通过产业链集群(如贝特瑞、星源材质等新材料头部企业)、政策支持(研发补贴、人才住房)和创业服务(快速落实社保补贴)加速企业成长 [4][5] 创投与资本赋能 - 光明区政府联合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力合科创设立规模2亿元的光明力合科学城种子基金,存续期15年,专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首笔投资投向基因编辑公司艾迪贝克 [6][7] - 2018-2024年光明区投融资事件达511件,涉及456家公司,集中在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材料领域,深高新投累计投资24家光明区科技企业,总金额4.3亿元 [6][8] - 创投机构提供全周期赋能,如深高新投与光明科发集团共建"光明动力加速器",提供招商、孵化、咨询等综合服务,助力优优绿能等企业上市 [7][8] 产业集聚与成果 - 截至2023年7月,光明科学城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63家,形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 [5] - 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优优绿能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快充模块第一股",其成长过程中获得深高新投等机构资金与资源支持 [7]
光明科学城:解码三创融合的科创“成长方程式”
证券时报·2025-07-25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