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望应用于高端乘用车领域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
中国证券报·2025-07-25 05:06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被视为全球动力电池下一代技术竞争的焦点,产业化进程明显提速 [1] - 行业技术路线从氧化物与硫化物之争转向中试线建设进展,预计明年关注全固态电池装车应用 [1] - 固态电池已完成初步技术收敛,行业主要以硫化物为主,多家企业进入全固态电池中试阶段 [2] 企业产业化进展 - 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已建成0.2GWh中试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 - 孚能科技全固态电池由实验室走向中试生产阶段,预计年底完成中试线建设并验证60Ah级产品 [2] - 容百科技开发出适配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8系和9系高镍正极,成本与现有材料相当且性能优异 [2] - 普利特首批方形314Ah半固态电池下线并批量交付,规划全固态电池中试生产线 [3] - 嘉元科技固态电池铜箔产品已向多家企业送样测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与客户共同开发下一代产品 [3] 企业生产时间线 - 蜂巢能源计划今年四季度在2.3GWh半固态量产线上试生产第一代140Ah半固态电池,2027年大规模供应车企 [4] - 容百科技规划2025年完成电芯成品样验证,2026年材料定型,2027年全固态电池小规模上车,2030年规模化应用 [4] - 孚能科技计划2026年将全固态电池产能扩大至GWh级别 [4] - 长安汽车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 [4] - 广汽集团全固态电池预计2026年装车搭载于昊铂车型 [4] 技术挑战与性能目标 - 全固态电池装车示范应用预计2026年底至2027年间实现,电芯能量密度目标突破400Wh/kg [5] - 全固态电池需解决倍率性能、快充能力、循环寿命及成本可控等实用性问题 [5] - 产业化面临电极与固态电解质界面问题、成本瓶颈和制造工艺三大挑战 [5] 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 - 未来液态、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可能共存,全固态电池有望应用于高端乘用车领域 [6] - 飞行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场景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池需求增加,推动固态电池发展 [6] - 孚能科技第二代eVTOL半固态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320Wh/kg,已正式交付 [6] - 人形机器人电池解决方案采用高硅负极和全固态技术,能量密度更高 [6] - 固态电池作为本征安全解决方案,能有效解决电池安全问题 [6] - 新能源高端车、eVTOL、人形机器人等场景对固态电池需求明确,推动其成为趋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