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补齐设施短板 让城市更具韧性更加宜居∣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②
中国环境报·2025-07-25 07:13

城市基础设施现状与挑战 - 城市基础设施存在老化问题 地上和地下建设失衡 生活污水收集管网严重破损或缺失 老城区未实现雨污分流 [1] - 基础设施短板导致城市安全隐患 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影响黑臭水体整治效果 雨污不分流导致雨天污水溢流 [1] - 极端天气频发加剧基础设施风险 暴雨可能导致城市内涝 威胁生命财产安全 [1] 韧性城市建设方向 - 中央要求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推进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 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升级 强化自然灾害防治 统筹防洪和内涝治理 [1] - 北京将韧性城市建设纳入城市规划 构建"三环八廊多支点"支撑体系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2] - 深圳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实现治水与治城结合 达到"小雨不积水 大雨不内涝 水体不黑臭 热岛有缓解"目标 [2] 环境基础设施升级 - 需提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 改造老旧管线与新建设施需与城市发展同步 [2] - 要求全面评估环境基础设施 提高供给质量和运行效率 解决污水垃圾等突出环境问题 [2] - 亮马河改造案例显示成功更新需结合文旅融合 避免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 [4] 城市更新策略 - 国家出台政策支持城市更新行动 要求全面排查基础设施隐患 推动老旧管线改造 [3] - 城市更新需实现结构优化 功能完善 文脉赓续 品质提升 避免简单拆旧建新 [4] - 强调平衡"面子"与"里子" 筑牢地下基础设施 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4] 韧性城市综合效益 - 需保障供水排水供电能源系统安全 增强极端气候防护能力 [3] - 通过生态系统建设提升宜居性 如城市森林湿地公园改善小气候 [3] - 韧性城市可增强长期竞争力 吸引投资和人才聚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