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ify的AI音乐争议 - 平台被曝将AI生成歌曲发布至已故或小众艺术家的官方页面,未获授权且未标注AI属性,伪装成遗作骗取版税和流量[3][5] - 典型案例包括已故歌手Blaze Foley主页出现署名"Syntax Error"的AI歌曲《Together》,风格与本人作品迥异,月活27.4万听众受影响[3][5] - 另一已故民谣音乐人Guy Clark主页也出现同源AI作品《Happened To You》[7] 平台应对措施 - 事件曝光后Spotify下架相关AI伪作,引用"欺骗性内容政策"作为依据,并向发行方SoundOn发出警告[9] - 平台声明被质疑推卸责任,将问题归咎于发行方而非自身审核机制缺陷[9] - 遗产管理人指出平台未事先沟通,AI歌曲上线前无任何通知[5] 行业对比与机制缺陷 - 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早在2015年推出"数字遗产受托人"功能,B站2020年设立"纪念账号",抖音2021年建立"逝者纪念帐号"审核机制[16][18][20] - 豆瓣社区自发形成追思文化,平台逐步完善逝者账号锁定与"致敬"标识系统[26][28] - Spotify缺乏预防性保护机制,将审核责任转嫁给资源有限的遗产管理方和小型版权方[14] 改进建议 - 对已确认的已故艺术家账户设置"保护状态"或高等级权限验证[34] - 强制要求上传方申明内容生成方式,明确标注AI属性,通过元数据技术审查[36] - 至少需标注"此内容由第三方上传,未经认证"以提升透明度[36] 潜在影响 - 若持续被动应对,可能面临艺术家群体联合抵制、遗产管理机构法律诉讼及用户信任危机[38] - 行业需平衡流量利益与对艺术作品的尊重,避免滥用技术侵犯逝者权益[38]
Spotify开始恰死人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