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破题长护险:以制度完善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经济观察报·2025-07-25 08:57

基本医疗保险发展现状 - "十四五"期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2024年度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27亿人 [1] - 医疗救助每年资助参保约8000万人,职工和居民住院费用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分别稳定在80%和70%左右 [1] - 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和普通门诊费用统筹保障机制全面建立 [1] 长期护理保险行业概况 - 长期护理保险被称为社会保险"第六险",主要覆盖因年老、疾病或伤残导致生活无法自理的人群 [1] - 截至2024年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覆盖全国49个城市,参保覆盖近1.9亿人 [1][2] - 宁波在2023年实现长护险区域、人群全覆盖,成都将保障范围由重度失能扩展到中度失能人员 [2] 长期护理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 制度设计碎片化:各试点城市在参保范围、保障对象等关键制度设计上差异较大,例如重庆、天津等14城仅覆盖职工医保,长春、南通等城范围更广 [3] - 筹资压力大:大部分试点地区依赖医疗保险基金划转,账户管理机制不完善,部分地区尚未实现单独建账 [3] - 服务供给不足:49个试点城市仅有7679个定点服务机构和33.1万护理人员,专业护理人员短缺导致依赖亲情照护模式 [4] - 农村地区护理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受劳动力外流和薪酬待遇等因素影响 [4] 行业发展建议 - 国家层面需出台统一制度规范,明确参保范围、筹资机制等核心要素,同时允许地方适度创新 [4][5] - 加强护理人才培养:支持院校增设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完善职业发展通道和薪酬保障机制 [5] - 强化服务监管:建立严格的准入标准、动态评估和退出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提升服务质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