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市场复苏 - 上半年港股市场完成35宗IPO项目 累计募资959.29亿港元 同比增长758.8%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上市公司质量显著提升 流动性改善和制度优化推动市场活跃度 [1] - 维立志博上市募资3686万股 发行价35港元/股 散户认购倍数3494.8倍创医疗创新板块纪录 [1] 维立志博IPO亮点 - 引入9家基石投资者包括正心谷资本、高毅、腾讯等 累计认购6900万美元 [1] - 机构认购倍数40.8倍 创四年医疗创新板块新高 [1] - 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 [1] 肿瘤免疫治疗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肿瘤免疫治疗市场规模预计达971亿美元 2030年将增长至2160亿美元 CAGR17.3% [2] - 中国TCE市场2030年规模预计83亿元 2024-2030年CAGR67.4% [5] - 行业进入2.0时代 多靶点协同和技术融合成为趋势 [2] 维立志博研发管线 - 拥有14款候选药物 包括3款单抗、5款双抗、3款ADC和1款双特异性融合蛋白 [3] - 6款进入临床阶段 含1款核心产品和3款主要产品 [3] - 重点布局TCE、IO2.0和ADC三大领域 构建全球竞争力 [3] TCE技术优势 - TCE疗法通过激活宿主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 安全性优于ADC [5] - 维立志博布局6款TCE产品 覆盖血液瘤、实体瘤和自免疾病 [5] - LBL-034临床数据显示客观缓解率77.8%-90% 优于竞品TALVEY®的64% [6] 实体瘤治疗突破 - 开发多款实体瘤TCE产品如LBL-054(胃肠道肿瘤)和LBL-033(妇科癌症) [7] - 创新TCE ADC产品LBL-058整合双抗骨架与细胞毒载荷 实现协同杀伤 [7] - 在实体瘤领域建立先发优势 拓宽市场空间 [7] IO2.0领域进展 - LBL-024为全球首个进入注册临床的4-1BB抗体药 针对PD-1耐药肿瘤 [9] - 覆盖8种癌症适应症 肺外神经内分泌癌临床效果显著 [9] - 获NMPA突破性疗法和FDA孤儿药认定 [10] 商业化战略 - 选择罕见肿瘤作为首发适应症 利用政策绿色通道加速上市 [10] - 采用"小适应症切入 大适应症爆发"的PD-1成功路径 [11] - 三大技术平台协同提供全方位肿瘤解决方案 [11] 投资价值 - 差异化创新和管线布局形成显著竞争优势 [12] - 处于万亿美元蓝海市场 估值具备上升空间 [12] - 代表中国创新药企从跟随创新向源头创新转型 [12]
“中国TCE第一股”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维立志博(09887)价值揭秘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