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专业体现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中国环境报·2025-07-25 13:42
碳中和专业设立背景 -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新增"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 首批本科生将在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就读 [1] - 碳中和领域存在显著人才供需矛盾 "十四五"期间相关行业人才缺口接近百万 现有从业人员仅十万人左右 且多数从其他领域转行而来 [1] 碳中和专业培养特点 - 专业强调系统性思维和跨学科融合 整合能源 环境 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 设置碳排放监测评估 碳汇与生态修复等核心课程 [1] - 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开展差异化培养 北京科技大学结合材料冶金学科优势融入计算机和经济管理内容 昆明理工大学依托冶金环境学科基础侧重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方向 [1] 碳中和专业就业方向 - 毕业生可从事新能源研发 工业低碳技术改造 碳足迹核算 碳资产管理等工作 [2] - 北京科技大学与宝武集团等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昆明理工大学人才培养对接云南省绿色能源发展和有色金属产业低碳转型需求 [2] 碳中和专业发展前景 - 碳中和专业设立标志着高校开始系统培养该领域专门人才 [2] - 随着"双碳"工作深入推进 具备跨学科背景的碳中和专业人才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