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构建人工智能的“生态雨林” 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市主题采访掠影
金融时报·2025-07-25 13:48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北京已从文化之都转型为"人工智能第一城",在政府、科研院所、产业基金和企业共同努力下构建了完整的AI生态 [1] - 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突破2400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3500亿元,两项指标均占全国总量一半 [10] - 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已投资29家企业,累计金额28亿元,其中超30%为早期企业 [7] 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 - 成立于2018年,定位为"人工智能的源头",专注于突破数字世界到物理世界的AI技术 [2] - 2021年推出"悟道1.0"填补中文超大预训练模型空白,2023年6月发布"悟界"系列大模型 [3] - 已孵化约20家AI创业公司,多家估值超百亿元,并与全球20多家具身智能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3][6] - 微软总裁将其与OpenAI、谷歌并列为全球AIGC领域三大领先机构 [5] 技术创新成果 - "悟界"系列包含Emu3多模态模型、Brainμ脑科学模型、RoboOS 2.0具身框架等四大核心模型 [3] - 具身智能技术可使机器人实时互动并解决实际问题,如根据需求定制减脂汉堡餐 [2][3] - 全原子微观生命模型OpenComplex2可预测蛋白质/DNA结构,潜在应用于AI制药领域 [4] - 智谱华章研发的AutoGLM智能体可执行50+步骤的复杂操作,GLM-4-9B模型幻觉率仅1.3% [6][7] 人才培养模式 - 中关村学院采用"超常规"培养模式,打破学科边界,每年从31所高校选拔330名博士生 [8][9] - 实行项目制学习,学生可自主立项获取算力与资金支持,鼓励跨学科创新 [9] - 开设8小时前沿短课应对AI领域"三月一迭代"的技术更新速度 [9] 企业创新案例 - 智谱华章布局金融、教育等领域的智能体服务,已在万余家单位实现规模化应用 [7] - 面壁智能专注端侧大模型研发,致力于为移动设备赋予更多AI能力 [7] - 孵化企业成果包括全球最低幻觉率大模型、最高抓取成功率机器人等突破性技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