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225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227.4亿美元 [1]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40美元,未达预期的0.43美元 [1] - 净利润同比下滑16%至11.7亿美元 [1] - 自由现金流仅剩1.46亿美元,创近年来新低 [1] - 碳排放积分收入同比暴跌至4.39亿美元,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 [1] - 汽车业务季度交付量为38.4万辆,同比下降14%,汽车营收为167亿美元,同比减少16% [1] 股价与市场反应 - 财报公布后公司盘后股价一度下挫超4%,全年跌幅已达18%,成为"科技七巨头"中表现最差的个股 [1] 政策与供应链压力 - 美国国会通过的新一轮"大而美法案"将在9月底终止7500美元的电动车联邦补贴 [2] - 特朗普政府重新加征进口关税,使公司在供应链与定价方面面临双重压力 [2] - 受政策影响,公司在美国本季度的车辆供应紧张,8月下旬之后的订单可能无法及时交付 [2] 新业务进展 - 公司已开始在奥斯汀测试Robotaxi服务,目标是在2025年底前在美国一半地区实现无人打车服务 [2] - 人形机器人"Optimus"已进入测试阶段,预计将于2026年量产 [2] - Robotaxi测试仅覆盖奥斯汀极小范围,且仍需人类安全员陪同,距离商用化尚远 [3] - "Model 2"等低价车型虽已启动试产,但年内难以实现规模交付 [3] 市场竞争 - 中国与欧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车企通过"低价+高配"组合快速抢占市场,对公司全球市场份额构成威胁 [3] 非汽车业务亮点 - 超级充电桩网络建设持续推进,季度内新增2900个充电桩,同比增长18% [3] - 公司持有的数字资产价值(主要为比特币)从一年前的7.22亿美元增长至12.4亿美元 [3] 公司展望 - 公司首席执行官坦言"可能会经历几个比较艰难的季度",但强调长期愿景 [2] - 公司当前面临主业盈利能力承压、政策环境趋严、新业务仍处前期投入阶段的现实困境 [3]
特斯拉Q2财报为何凉了?理想太遥远,现实太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