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拓展 - 低空经济正深入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物流配送等领域,例如上海横沙岛计划用无人机运输医疗样本和水果以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2] - 首届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展出19件全球首发和25件国内首发产品,包括eVTOL、飞行汽车平台等创新产品[2] - 御风未来展示2吨级载人eVTOL模型机,可将2-3小时车程缩短至15-30分钟,适用于城市通勤、城际互联等场景[3] - 峰飞航空5座eVTOL盛世龙航程200公里、时速200公里,覆盖城际出行、机场接驳等场景,效率较地面交通提升数倍[5] - 协氢科技推出氢能无人机H100,电池系统减重60%,续航达3小时(锂电池仅半小时)[7][8] - 腾盾科创展出6款无人机模型,覆盖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多场景需求[10]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 当前低空基础设施存在空域管理不灵活、通信导航覆盖不全、起降场地不足等问题[10] -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2025版)》发布,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明确研究方向与建设路径[11] - 指引通过"五网融合+AI+安全"三维赋能,提升产业运行效率和安全性[11] 企业合作与商业化进展 - 沃兰特航空获泰国泛太平洋17.5亿美元订单(500架VE25-100天行eVTOL),创中国客运eVTOL最大单笔国际订单[12][13] - 沃兰特计划2030年覆盖30-40个中心城市空中出行服务,2035年扩展至300个城市,目标单座成本60元/20公里[13] - 御风未来与上海、广东低空经济公司合作,推动基础设施标准建立、测试体系建设等[13][14] - 时的科技与上海低空经济公司签署协议,加速eVTOL产业体系落地[14] 政策与安全监管动态 - 中国民用航空局预计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元[15] - 国家发改委提出"三先三后"原则(先载货后载人、先远郊后城区、先隔离后融合)[15] - 峰飞航空货运eVTOL凯瑞鸥全球首个获适航三证,为载人航空器研发积累数据[15] - 国家发改委强调安全为先,要求建立监管机制、防止低效重复建设,落实无人机"一机一码"[16] 行业竞争与创业门槛 - 低空经济领域涌入大量跨界创业者,但行业门槛高,预计将经历大浪淘沙过程[17] - 企业需根据自身优势适度布局,超前过度可能导致资金压力,需在认知范围内审慎投入[17]
上海eVTOL“四小龙”搅动天空,低空经济叩响万亿元市场
华夏时报·2025-07-25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