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极端天气“烤验”大宗商品衍生品工具巧解“气候风险”难题
中国证券报·2025-07-26 05:07

极端天气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 - 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北半球高温创纪录,南半球遭遇罕见寒潮,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显著冲击 [1][2] - 极端天气对农产品、工业品、化工品等多个行业供需及价格产生差异化影响 [2][3][5] - 高温天气导致用电需求激增,刺激煤炭、有色金属和钢铁等板块需求上升 [4][6] 农产品市场 - 高温干旱天气可能导致玉米、小麦等作物产量和品质下滑,而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大豆、玉米生长 [3] - 2019年超强台风导致东北玉米倒伏,推动玉米期货价格显著上涨 [6] - 极端天气是农产品供应端的最大威胁,需关注作物生长期天气变化 [2] 工业品市场 - 高温天气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用电紧张,影响工厂生产连续性,尤其是铝、铜等有色金属行业 [2][6] - 高温刺激空调需求增长,带动铜、铝、钢材等原材料需求上升 [4] - 煤炭板块指数7月以来累计涨幅达38.47%,动力煤需求季节性增长是重要原因 [3][4] 化工行业 - 高温天气限制化工装置运行负荷,但当前市场供应充裕,影响有限 [5] - 纺织服装行业需求淡季叠加高温,可能降低PX-PTA和乙二醇需求 [5] - 空调需求增长提振PP、PE和苯乙烯等化工原料需求 [5] 资本市场表现 - 7月以来申万一级煤炭指数、有色金属指数、钢铁指数累计涨幅分别为7.22%、10.75%、17.94% [3] - 期货市场煤炭板块指数、钢铁板块指数、有色金属板块指数7月涨幅分别为38.47%、11.98%、2.56% [3] - 投资者已提前布局煤炭、有色金属和钢铁等板块 [3] 历史案例 - 2010-2011年俄罗斯干旱导致小麦出口限制,全球小麦价格飙升 [5] -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影响墨西哥湾石油生产,国际原油价格大涨 [5] - 2018年夏季高温引发"电荒",煤炭价格大涨 [6] 风险对冲工具 - 温度指数期货可用于对冲农产品产量下滑风险及煤炭、钢铁等价格上涨风险 [7][8] - 国内已推出"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和区域气温指数,场外天气衍生品逐步应用 [8] - 海外市场已有气象期货、温度指数期货等工具,CME天气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大幅增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