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下乡要适配当地
经济日报·2025-07-26 09:11

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成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由5部门联合启动 首站在江苏如皋开展 有望持续释放扩内需新动能[1] - 2020年启动以来累计发布10批次500余款车型 销量近1500万辆 显示绿色出行在乡村渗透率提升[1] - 政策形成供给与需求联动 带动充换电设施等新基建向乡村延伸 如皋190余辆展车与充电桩企业协同下乡[1] 农村市场面临的挑战 - 充电设施存在"重县城轻乡村"现象 电网容量不足和土地手续问题阻碍"车能路云"一体化落地[2] - 现有车型对坑洼路况适应性不足 皮卡/轻卡等生产型车辆供给短缺 难以满足"代步+生产"复合需求[2] - 售后网络下沉滞后 "三电"系统维修难且成本高 影响消费信心[2] 硬件建设解决方案 - 构建"15分钟充电圈" 在乡镇政府/农贸市场等人口密集区布局 并向旅游村/产业村延伸[3] - 结合农网改造 通过专项债/政策性贷款支持变压器增容 推广"个人桩+社区共享"模式提高利用率[3] 产品供给优化方向 - 开发高底盘/强化载重/7座MPV等"乡村定制款" 跳出"城市车型下乡"思维定式[3] - 规范新能源二手车市场 建立电池健康度评估标准 推动退役网约车安全检测后进入农村[3] 售后服务提升措施 - 车企与县域经销商共建联合服务站 将"三电"维保服务拓展到乡镇一级[4] - 开展"售后流动服务车"下乡 农忙时节进村提供免费检测 培养本土化维保人才[4] 消费理念引导策略 - 在乡镇集市设置泥泞路面试驾区/载重测试区 举办新能源汽车嘉年华增强体验[4] - 通过APP实时推送电池数据 开展"村干部带头试驾"活动 用身边案例增强说服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