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包容审慎并重,引导团播业态释放更多正能量
南方都市报·2025-07-26 10:23

行业概况 - 团播是多人参与的团体直播形式,已完成从草根阶段到工业化规模作战的转变,灯光舞美堪比小型演唱会[1] - 主播可呈现差异化人设与着装,内容涵盖舞蹈演出、才艺比拼、趣味游戏等,本质是提供情绪价值的新型文化消费[1] - 行业经历3年迭代,目前进入规范发展的2.0时代,平台通过"健康分"制度和签约规范约束行为[2] 市场驱动因素 - 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文化娱乐需求爆发,演唱会、博物馆等消费热忱推动新业态涌现[3] - 团播符合数字化、融合化、体验式的文化消费趋势,是需求释放背景下的产物[3] - 行业衍生国风舞蹈、hip hop、二次元等专业级演出内容,吸引专业人才加入[5] 产业链价值 - 单场团播需5-7名主播,配套1.5倍人数的幕后团队(运镜师、灯光师、妆造等),创造高度分工的就业岗位[5] - 制作投入对标电视水准,采用大型音综级别设备,如春晚同款灯具、音响等[5] - 案例显示专业院团演员转型主播,运镜师兼职月收入超1万元,为传统影视人才提供软着陆通道[5] 行业治理 - 抖音等平台2024年实施"健康分"制度,将主播行为与公会经营能力绑定以规范管理[2] - 发布《合作签约与履约规范》保障主播权益,行业主动剥离暧昧经济走向规范化[2] - 财富神话多为个案,需避免以偏概全的标签化认知[2] 发展前景 - 新业态需经历野蛮生长到规范的过程,包容审慎态度有助于释放创新潜力[6] - 扩大内需政策下,团播等新业态通过持续修正可促进经济活力与就业[6] - 专业内容升级与人才流入推动行业向工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