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提倡多种树,少种草”的深意
新华日报·2025-07-26 16:28
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起一个故事:北宋年间,福州知州张伯玉 倡导"编户植榕",多年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我在福建福州时,就提倡多种树,少种草,不能让老 百姓挨晒。" 提倡多种树,少种草。细细体悟,意味深长。种树和种草,虽然都是绿化,但对老百姓来说,区别还是 很大的。草坪修得整整齐齐,确实好看,可到了大热天,既挡不住毒辣的太阳,也降不了体感温度。树 木可就不一样了,枝丫一伸,就能撑起一片清凉——老人们可以围坐在树下下棋,赶路的快递小哥能多 点阴凉,接送孩子、买菜的老人能少受点晒……对在烈日下为生活而奔波的人们来说,一棵枝繁叶茂能 够遮阳的大树,就是平凡日子里摸得着的"小确幸"。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需要更多这样以人为本的抉择。譬如,人行道上特意留宽的盲道,公交站台增设 的座椅,老小区里加装的扶手……这些看似细微的改变,恰恰最能体现城市治理的温度。就像城市街边 种下一棵棵高大的树木,不用刻意宣传"生态建设成果",只需在盛夏时节,让路过的人抬眼望见绿荫、 低头踩着清凉,这份被温柔关照的感觉,自然就会流进百姓心田。 很显然,主政者只有常常与老百姓在一起,才会深切地感知大夏天"挨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