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四小强技术布局与竞争态势 - AI四小强(MiniMax、DeepSeek、阿里巴巴、百度)被黄仁勋评价为开发"世界级产品",近期通过Deep Research技术重新进入行业焦点 [1] - 7月阶跃星辰推出阶跃AI Deep Research测试版,MiniMax在6月连续发布推理模型M1、视频生成模型及Agent,月之暗面跟进Kimi Research,智谱3月已发布融合Deep Research的AutoGLM沉思版 [2] - 四家公司均押注Deep Research和AI Agent技术,以垂直领域深度应用应对大厂竞争,并需向投资人证明其在下半场的竞争力 [3][4] Deep Research技术路径分化 - 月之暗面Kimi-Researcher采用"傻瓜式操作"路径,用户仅需指令即可生成报告(10-20分钟),提供可视化卡片/表格等ChatGPT未覆盖的功能 [12][14] - 智谱和MiniMax选择高互动型Workflow模式,用户需设计复杂提示词并实时反馈,任务耗时1-2小时但可控性更强 [13][14] - 两种路径均反映当前大模型能力不足,四小强通过升级模型补足短板:MiniMax M1支持1兆上下文,月之暗面K2参数量达万亿,阶跃星辰Step 3推理效率达DeepSeek R1的300% [15] 行业竞争与商业化压力 - 腾讯、阿里、字节等大厂通过元宝、夸克、豆包等产品挤压四小强市场空间,Kimi因停投流导致搜索排名下滑但仍坚持技术优先策略 [17][18] - 四小强放弃用户规模追逐,转向技术迭代:智谱启动上市辅导,MiniMax拟融资3亿美元(估值40-50亿美元),月之暗面K2获国际认可,MiniMax视频模型Hailuo 02评测全球第二 [23][22] - Agent商业化案例显现价值:某客户通过Agent将销售培训周期从30天缩至2天,新人绩效达中等偏上水平,但需解决高token消耗(单报告22万token)及任务执行成本(2-3美元/次)问题 [28][30] 技术卡位与市场挑战 - 四小强需通过出圈案例证明技术优越性,对比Manus(融资7500万美元)和Lovert(获马斯克点赞)的国际影响力仍有差距 [25][26] - Agent市场增长现疲态:Manus月访问量从2376万次降至1730万次,Genspark从888万次跌至769次,反映产品市场匹配度待提升 [31] - 行业进入"厘时代"算力价格战,但Agent的高成本与长耗时(OpenAI目标用户需愿等待30分钟)仍是普及障碍 [30][31]
AI四小强重新上桌了?
虎嗅·2025-07-26 20:11